广东的回南天,空气中弥漫着黏腻的暧昧与不安。我站在窗前,静静看着水珠沿着玻璃蜿蜒而下。
我常憧憬恋爱,也曾遇见过让我心动的身影,那时我对《小王子》“如果你四点钟来,我从三点就开始幸福”感同身受。可但是,我一次选择了隐藏,另一次选择了自杀式表白,原因都不外乎“害怕”二字。
这并不是说怯懦表白——我与她们,本就是还不错的朋友;也不是怯懦失败——表白失败,仍是朋友;更不是害怕分手——我并非杞人忧天之人。
我害怕的是,如果真的携手同行,能不能真的组成“我们(we-ness)”这个最小单元,能否达到“想要她的幸福让自己幸福”之境。
我害怕这个时代对爱情的异化,这时代连月光都被标价出售。地铁广告循环轮播着“三十天脱单训练营”,社交软件把心动拆解成数据模型。他们说要在情人节送永生花,因为真花会凋谢;要准备标准答案的告白,因为真心会怯场。
我害怕快餐式的爱情,害怕恋爱变成一场精打细算的价值交换,更害怕理想主义的爱情在现实的潮气中发霉变质。
我害怕《欲望的演化》的见解,它说人类不过是基因的载体,男性用资源置换青春,女性用容颜兑换承诺。当婚恋变成生存策略的博弈,当生育成为必须完成的KPI,那些关于灵魂共振的幻想,是否终究会在世俗的雨季里长出铜绿?
“害怕”让我既渴望亲密,又逃避靠近。有时候,表白与隐藏殊途同归,不是为了得到,而是为了放下。
现在的我已不再矛盾。我始终坚信,真正的爱情应该像山涧溪流,清澈见底,细水长流。
爱情应指向平等,让两个灵魂在对话中相互滋养;指向真诚,让彼此能在对方面前卸下所有伪装;指向责任,在风雨来临时成为彼此的避风港;指向接纳,包容对方所有的不堪与缺憾;指向信任,像溪流相信河床会带它找到海洋;指向牺牲,愿意为对方修剪自己的枝桠。
回南天的水珠还在瓷砖上爬行,但我知道晴天终会来临。我依然固执地保留着棱角,等待另一个同样不肯圆滑的怀抱。
这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精明的相遇与体面的告别。有人用玫瑰计算心动值,有人用礼物兑换安全感。而我选择继续等待,等那个到最后还在我身边的人,等两个灵魂碰撞出独一无二的“我们”。就像回南天过后,总会有山茶花在潮湿的缝隙里挣出花苞——真正的爱情从来不是权衡利弊的选择,而是明知前路泥泞,仍愿与对方共穿一双雨靴的笃定。
所以,如果你也在回南天里晾不干心事,请相信:当季风再次转向时,会有一个人与你的影子在晨雾中渐渐重叠,笑着说:“原来你也在这里。”那时我们会恍然,所有潮湿的等待,都是为了酿出最清澈的相遇。
最后,祝你情人节快乐。
发表您的看法